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天岭铁蛋的葡萄们,作者:海大爷,原文标题:《东北农村实践ppt盖房,已竣工,全村大爷围观后都说好》,题图来自:海大爷
去年隔壁大爷决定把他的传家宝破房子卖给我,我进去一看,倒吸几口凉气。百年前的东北农村没有现代水泥,房子硬是用黄泥糊着鹅卵石砌成,屋顶是两层茅草中间夹泥巴。十来年前,老屋实在不堪重负,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众所周知,我们农村人但凡碰到设备故障总是两个思路:一曰透明胶,一曰破铁皮。出了问题先以透明胶粘牢靠,对付着过几年,实在烂得厉害粘不拢了,找人抬块红色大铁皮覆盖上,眼不见,问题就不存在了。
大爷叫人剪了块破铁皮盖在顶上,哇红哇红的,每当寒冬夜晚那北风刮过,屋顶上的铁皮颤抖如筛糠,就好像皇帝上朝前,大太监站在太和殿门口挥着丈二长的鞭子抽风一样,啪、啪、啪,一声声虽然抽在寒夜的空中,实则比抽在左右邻舍大爷的屁股蛋子上还令人恐惧。后来,左右几位大爷经过数轮冬天的磨难,身与心俱疲,说这劳什子玩意儿是横竖要不得了。
本来我想这宝贝也是活生生的历史呀,能不能挽救一下,修缮得漂亮也算好。但进到屋里再观摩后,高低是要不得了。
最要命的是几十年来村里的巷道经多次修路,一次次抬高,如今屋内地面已比房后道路低四十厘米,室内看着略显阴暗潮湿,必须推倒了抬高地面重建。
经常在农村建房子的同学都知道,我们这代人素来讲究个凡事先做ppt,你别管它最后能不能做成,ppt得漂亮,先获得乡亲们的支持把牛吹起。
几个大爷看过ppt后说,图看起来倒是像那么回事儿,但你小子会不会像造车那个贾跃亭一样,ppt做得让人窒息,最后把房子一推倒,人跑去美国了,不回来?
我们做完ppt是真动手。首先有一个原则我们自愿遵守,就是不管在哪个农村盖房,一定要入乡随俗、视觉上融入其中,不标新立异。建筑原料就地取材,最主要的元素为江滩上捡来的大鹅卵石、红色陶瓦、红砖、石灰;形制是硬山屋顶将陶瓦边沿封在山墙上,当地称为“封梢”。
自然也要有一个预先确定好的建筑风格语言,不然没有方向,我们建造它之前观摩了许多张作霖治下辽东地区的小洋房,受它们的启发与影响较多。
前脸加圆玻璃门斗,入户门于侧面朝南开,避免冬天强风直灌。
如上概念效果图所示,地基以上的鹅卵石层为屋地面下架空层,这样一可以抬高地板面,解决阴暗潮湿问题;二巧妙留出了90厘米高度用以设计地热烟道系统。
东北建筑最大的课题是取暖方案。这个小房子由于具备架空层,为东北朝鲜族传统使用的满屋火炕方案提供了完全的可能性。如下图,门厅里燃烧的壁炉,尾烟呈蛇形通过全屋地板下,最后经屋后的烟囱口排出。
由于烟道总长度不能过长,否则烟气自身向上升力不足,所以这种取暖方案的总采暖面积理想状态下,经我们咨询朝鲜族老师傅,不宜超过20平米/壁炉,于是我们设计了其中一间榻榻米室为单独电热垫取暖,其下方的架空层被空出作为酒窖。
因为门斗内空间面对壁炉门,利用热辐射取暖,而室内其它空间用烟火加热地板取暖,于是整个室内空间形成了高差,台阶在室内。
这样的室内,由于面积不大,可以奢侈地使用大量贵重天然材料。我们海量使用的是火山岩石石板铺地;板栗、水曲柳、柞木等东北硬木之王们现场制作硬装;从别的老洋房上拆来那个时代的六扇屏风门。又因为空间原本的趣味性,空荡荡几件家具就立马有了张作霖都没想到的洋房效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天岭铁蛋的葡萄们,作者:海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