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蓝字计划,作者:Hayward,原文标题:《不止罗马仕自燃,劣质电芯正悄悄包围我们》,头图来自:AI生成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充电宝里一个叫做“羽博”的牌子,在十几年前它可谓是如日中天;现在虽然这个品牌还存活着,但已经不怎么做充电宝了。
我还记得人生中第一个充电宝本来是想买羽博这个大牌子的,但是当时网购龙蛇混杂,想在第三方店铺中买到正品是真不容易,最终我也在阴差阳错之下买到了一个羽博的山寨品。
这个山寨充电宝有多差就不多说了。就是十多年过去了,正当我以为市面上已经很难再买到像山寨羽博这样的劣质充电宝时,就出现了罗马仕充电宝大范围召回这样的大事件。
这次充电宝安全事故可谓牵连甚广,不仅罗马仕自己召回了多达 49 万个产品、几乎所有旗下充电宝的 3C 证书被撤销,隔壁的友商安克也突然在中国地区召回71 万个充电宝,在美国更是召回多达115万个。
好家伙,没想到安克才是最伤的,一下子召回近200万个充电宝,这一下子真是整个行业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充电宝行业怎么能捅出这么大的篓子?
二、锂电凶险
或许我们应该借着充电宝行业暴雷的这个契机,重新复习一下已经被大多数人抛诸脑后的锂电池安全问题。
随着锂电池的成本越来越低、普及率越来越高,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可换电池都被锂电池产品代替。锂电池产品便利充放电的特性固然很爽,但我们不能只有在三星 Note7 电池起火、充电宝自燃时才想起锂电池凶险的一面。
我们身边还有非常多平时不怎么留意的电子产品存在劣质电芯混用的问题,不仅有自燃风险,而且自燃的后果比充电宝还要严重得多。
比如最近很火的 “AI 玩具”,这种儿童玩具乘上了大语言模型的东风,能更加自然流畅地和孩子们聊天对话甚至解答问题,很受家长欢迎。
网上价格在 100 元左右的 AI 玩具有不少销量都能过千,还有部分店铺销量达到三四万。
但这类产品龙蛇混杂,有一些厂家为了压缩成本,选择用来路不明的劣质电芯供电。小孩子玩玩具又不知轻重,如果电芯质量不合格,很可能会因为孩子过度摔打、磕碰着火,瞬间点燃玩具身上的绒毛,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劣质电芯泛滥的另一个重灾区就是我们俗称“电鸡”的电动车,因为使用劣质电芯导致起火自燃的案例大家肯定都有听过。
比如大家熟知的7·9武汉大学生被烧伤事件,就是因为大四学生小杜的舍友把劣质电动车电池带回了出租屋后自燃起火,导致了小杜全身90%烧伤。
出于省钱或提高“电鸡”性能的多个理由,有不少车主会选择“三无产品”的电芯或换上第三方没有 BMS 的非原厂高容量锂电池,极其容易出现短路和热失控。
还有一些无良电池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用回收的劣质18650电芯堆叠使用,这些产品缺乏散热设计,一到夏天高温就特别容易过热起火。
包括2023年3月广州白云区的电动车夜间充电爆炸、2022年8月杭州西湖区电动车停楼道起火在内的多个案例,都和“电鸡”使用了劣质电芯有直接关系。
此外,还很多非常隐蔽的“锂电炸弹”,比如夏天地铁上常见的杂牌的手持风扇、出租屋常见的便携榨汁机,还有杂牌的平板电脑、老人手机等,都存在严重的劣质电芯混用问题。
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锂电炸弹”随处可见,才要求我们要意识到电池安全绝不能儿戏。选正规品牌、买经过严格安全检验、内置BMS保护的产品,不是多花冤枉钱,而是为安全买单。
不过现在罗马仕充电宝自燃事件又给我们上了一课:即便具备3C认证,也不能意味着“绝对安全”。
这些认证只是一道起点,真正的保障应当是标准不断升级、监管持续跟进,避免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否则,认证很可能变形式,安全也就成一句空话。
总之,安全从不是“靠运气”的奢侈品,而是每一个带电产品应有的底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蓝字计划,作者:Hay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