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会常务副主委苏振纲指出,智慧科技大南方产业生态系推动方案包含4大策略,即提高算力、链接场域、人才培育和扩大产业AI应用范围。
摄影/王若朴
国科会今日(8/22)揭露为期5年的智慧科技大南方生态系推动方案,要透过扩算力、链场域、引人才、展应用等4大策略,亦即将公部门算力提高25倍至480 PFLOPS,并以沙仑科学城为中心,垂直延伸到嘉义、屏东等地形成半导体S廊带,还要整合南部15所技职学校、吸引国际人才,来打造适合各种产业情境的AI应用,扩大产业AI化、AI产业化范围。
瞄准3大目标,首先要将算力提高25倍
国科会主委吴诚文指出,这个智慧科技大南方产业生态系推动方案,是要呼应总体赖清德的均衡台湾国政愿景,因此从台湾南部出发,要以既有的科技实力带动全台AI发展。
国科会常务副主委苏振纲说明,大南方生态系推动方案有3个目标,首先是让台湾具备AI研发能力,不只是硬体,还要延伸到软体;再来是台湾也要具备系统整合能力,从产业需求面与应用面出发,结合硬体制造设计、规格制定,进而达到符合需求和应用层面的系统整合。最后是要百工百业都能运用AI,包括医疗健康、制造、民生服务等。
他解释,该方案自2025年启动,第一年为预备年,2026年则正式展开至2029年止。在经费方面,政府将投入至少360亿元,并执行4大策略来实现3项目标。
第一个策略是提高算力。截至2023年,公部门所拥有的算力为19 PFLOPS,来源包括台湾杉二号、台湾杉三号、创进一号(原台湾杉四号)和TAIDE计划主机。自2024年至2028年,政府计划透过大南方生态系推动方案,新添200 PFLOPS算力,再加上已经启动的台湾晶创方案,又会添加280 PFLOPS算力,可将公部门整体算力提升至480PFLOPs,达到目前算力的25倍。
以沙仑为中心垂直延伸半导体场域,还要发展AI人才
再来,第二个策略是链结场域,要以沙仑既有的资安暨智慧科技研发大楼、绿能科技示范场域和中央研究院南分院3地为AI产业发展中心,向北向南垂直扩展为半导体S廊带,包括南科管理局负责的嘉义、桥头、屏东等园区智慧复合楼群,来形成南方AI产业发展基地,要促进产业系统整合。
在这个策略中,政府将兴建不少大楼基地,来推动AI发展,包括2027年5月要完工的嘉义园区,2024年12月要落成的沙仑AI产业基地C区B栋大楼,以及同样是沙仑AI产业基地,2028年12月要完工的C区AI中心和F区健康产业大楼。此外还有预计2026年完工的桥头园区和2027年的屏东园区。(如下图)
其中,国科会将在沙仑AI产业专区建置国家级AI超级电脑,来提供AI发展所需的算力,并整合沙仑既有的资安暨智慧科技研发大楼,来发展智慧健康、智慧交通和智慧生活主题的AI产业应用。
下一个策略是人才培育,国科会不只锁定南部15所技职校院共5,400位教师,来建立特色团队、协助在地产业进行AI转型,也要透过化合物半导体科技人才训练基地,来培育专业晶片设计人才,并结合既有的沙仑资安基地、建立晶片暨系统整合服务平台,来引入AI相关人才进驻,满足当地人才需求、加速产业转型。
推动更多产业运用AI,还要发展自主AI系统设计能力
至于最后一个策略,是要扩大AI应用,让更多产业都能使用AI解决业务问题。进一步来说,国科会将整合资讯、人才和能源,也就是国家级算力与资料库、业师制度人才培育,以及绿能科技和智慧电网场域,来让7大产业更容易使用AI,包括资通讯/资安、建康产业、车用零组件制造、智慧农业、净零绿能、金属加工业和智慧餐饮等。
吴诚文也强调,政府希望透过这个方案,培养出台湾自主AI系统设计能力,盼培育出台湾自主的云端服务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