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揭精准健康跨领域人才培育成果

教育部推动精准健康产业跨领域人才培育计划,至今已培育4万5千人次,具备数位科技和生技技能的人才,也辅导31个团队成功创业。

图片来源: 

国科会

昨日(11/27)国科会第12次委员会议中,教育部揭露精准健康跨域人才培育计划成果,包括已培育近4万5千人次具生技和ICT技能的人才,其中就有运用AIoT技术的成大虚拟实境镜像治疗(VRMT)团队,还在今年获得美国FDA第二類虚拟实境復健软体认证。同时,经济部也在会后分享精准健康产业计划进展,包括整合医疗院所资源,在全台8家医院建置临床场域、推动56项数位及智慧医材国产国用。

精准健康跨域人才培育重点1:共享教学资源

教育部资讯及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邱仁杰指出,精准健康产业人才培育计划,锁定跨领域人才培养,目标是要透过中心与伙伴学校联盟,建立跨校、跨域、跨产业共授共育的机制,来推动前瞻教研、产业实务和创新创业发展,打好精准健康跨领域人才基础。尤其这类跨域人才,要具备生技和数位科技技能。

就前瞻教研来说,目的是聚焦学校教学特色和产学师资专长,来提供共享的跨校授课资源。比如,由中心学校开授数位和智慧科技跨域课程,来让伙伴学校透过远距或实体收播,供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享资源。

这类课程规画分为3阶段,包含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课程、导入数位科技实作的深化应用课程,以及整合式智慧应用实作。

精准健康跨域人才培育重点2:鼓励组队创新创业

在产业实务和创新创业发展部分,政府则整合跨部会资源,鼓励学生组队创新、创业。比如,学生组队接受跨域课程培训,这些课程有生技领域课程、创新创业跨域课程两大类,其中后者面面俱到,有团队组成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创业精神、市场分析与行销研究,还有生技技术、智财法规与管理、计划实务演练等。

课程培训后,团队可撰写创业计划书、由产学专家个案辅导,进入进阶和高阶培训,再透过学校或外部育成机制,来进行创新创业。在这个阶段,计划中心会提供资源,来媒合创投和天使投资人、辅导参与国际竞赛等。

政府希望,创业成功的团队能回馈经验,成为种子业师,来辅导新一批学员。

邱仁杰也分享创新创业实例,在这项计划中,成大生医工程系团队学生先在2018年接受教育部创新创业课程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嵌入式系统、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商业化概念、生技医材设计与开发等,完成后联手成大医院,组成虚拟实境镜像治疗(VRMT)团队,来开发原型、展开学术研究临床试验。

他们也在2023年修习AIoT数位精准健康的应用课程,以Nvidia Jetson Neno模组生成式AI进行上机实务培训,优化模型产出。同年,他们也获国科会科研创业计划萌芽案补助,今年还成为台湾首个取得美国FDA第二類虚拟实境復健软体认证的大学院校。接下来,他们打算技转,也考虑成立公司。(如下图)

教育部盘点,自计划推动以来,已培育具生技与数位科技跨域技能的人才,近4万5千人次,也已辅导31个团队创业成功。

经济部推精准健康产业跨域跃进计划,瞄准4大痛点

另一方面,经济部产发署也在六大核心战略产业方案的大方向下,推动精准健康产业跨域跃进计划,提出4大方针来解决4大痛点,包括加速产业投资,来满足国内小规模生医企业的资金需求;透过联手医院、建置验证场域,来加速国产医材研发和上市;媒合ICT厂商和医院,来打造符合需求的智慧医材产品,并辅导国外取证上市、加速商品化;以及带领国内厂商参与国际商展,拓展国际市场布局。

在加速产业投资部分,经济部统计,他们已经协助214家公司、541个品项取得生医条例投资抵减资格,自2022年至今年,投资超过300亿元。他们的「单一窗口」服务部分,自2022年至今年也协助172件厂商申请,带动约960亿元投资。

至于建置验证场域,则在全台8家医疗院所打造了医材验证场域,推动56项数位和智慧化医材国产国用,试用人次达14,160人。加速商品化部分,则已经为65案提供了符合医疗需求的产品技术开发和临床测试辅导,另也为36案提供法规辅导和上市申请,其中已有9项产品于欧盟、美国、印尼和台湾上市。

在国际市场布局部分,经济部统计,2022年至2024年共带领了159家厂商参展,成功的国际商业合作文件签署共有77件,协助争取了602.2万美元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