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钱奖励员工,贾国龙图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消费101 (ID:xinlingshou1001),作者:响马

“情感需求、身份需求与钱包需求的新时代。”

好文3639字|6分钟阅读

图源自西北莜面村官方小红书

“面筋刚上来时好吃,酸酸微辣,放久了全是酱油味。牛腩好吃,有筋有肉;鱼还是蛮鲜甜的,就是有一丢丢咸,炒芸豆丝必点!”

日前,在西北菜餐厅“西贝”用完餐后,网友小孙发帖,做出如是点评的同时,她也没忘记感慨一句:“西贝,还是好贵呀。”

从外部视角看,这段时间,西贝被吐槽“价格贵”“月薪三万都嫌贵”,成为了网络上热议的话题,而从内部视角看,西贝最吸引人的是舍得分钱。

近期,接受虎嗅专访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透露:“每天我们会拿出20万-30万元的奖金,给好评排名前20的门店,每家门店发放一万元奖励。单是从这个会上发出去的奖励,一年差不多有一个亿。”

「新消费101」认为,外部和内部视角叠加,反映出西贝当下的经营策略,也折射出中国餐饮品牌在当前消费环境中的生存之道,值得审视、探究一番。

打工人苦,发钱干劲足

今年3月,在“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上,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透露了公司的工资状况。

具体来说,2024年,一个胖东来基层员工的平均月薪达到8315元,而2025年前两个月,基层员工的平均月薪达到了9886元,最低工资也有8329元。

至于基层以上的课长、处长、店长,2025年1-2月的平均到手工资分别达到2万/月、3万/月、8万/月的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工资还是分层计算,基层员工和基层员工“搞平均”,课长、处长、店长也只和自己职级的人平均,而非“我和马云加一起,平均身价多少亿”那种戏码。

除了舍得给自己员工分钱,于东来还看不惯“胖改”企业分钱力度不够大。今年4月,正当永辉超市高管宣讲门店调改成果,于东来突然登台质问:“郑州信万店月盈利200万,为何不把60%-70%利润分给员工?”

于东来的追问,在外界引起热烈反响,他的分钱策略也成为贾国龙这个餐饮“老将”学习的对象。

贾国龙对媒体直言:“一家企业如果只是在企业层面学华为、胖东来,但创始人不学任正非和于东来(那样去向团队分利益),那还是学得不彻底。”

「新消费101」粗略梳理了一下,发现贾国龙目前主要的分钱策略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每天给排名靠前的门店现金奖励。

贾国龙称,每天晚上21时30分至22时30分,他都会线上参与一个600多人(含门店店长、教练、分部干部、总部营运干部等岗位)参加、主题为“好好学习天天奖励”的会议,奖励好评、复盘差评,每天用20万-30万元奖励好评排名前20的门店。

为了保证公正性,设有评审组,每几份报告一个小组,还将详细的门店信息“脱敏”,由评审组做排序。

另一种是分享分红权。贾国龙表示,他正将自己和妻子的占股比例不断下调,“原来我们的占股比例是85%,剩下所有持股人的比例是15%,现在我跟张丽平(贾国龙妻子)直接把70%的分红权让出去给团队”。

虽然只是分红权,但他坦承,“把小头分给大家也不少了”。

为什么加紧分钱?浅层作用,用贾国龙的话来说,“财散人聚”。换言之,是通过真金白银的分配,把西贝员工“聚合”在一起,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干劲更足,使业务经营更有活力。

深层作用是,借助分钱,贾国龙试图重塑公司的整体能力。

要知道,“放手”数年后,去年9月,贾国龙宣布回归主业,次月正式做回西贝CEO,“做事的纯度更高,强度更强”,自然要求公司相应能力与此相匹配。这种情况下,分钱是一个可以快速实施、看得见效果的打法。

正如商业研究者梁宁在《真需求》一书中所写到的:“钱是商业世界的水流。管理者管理钱和资源,就好像农民管理水流和肥料,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它的人才生态,而人才生态来自它的分配机制。”

每天分钱,能力重塑,接下来,便是如何承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了。

挨骂与赚钱如影相随

对于分配机制,梁宁写道:“最初的禀赋只能支撑一个人展露头角,在之后长期的生存竞争里,所有能成为生存优势的特性,几乎都是靠自己主动投入,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个地方,才会拥有。”

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在哪个领域,西贝主动投入、配置资源较多?

「新消费101」觉得,儿童餐是其中一个越发显眼的领域。

颇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在西贝微信服务号上,截至6月23日,近一个月时间内,已经有“西贝专业儿童餐食材大公开”“西贝暑假儿童美食节”“西贝宝贝涂鸦大赛”等多条与儿童餐相关的消息,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可见一斑。

当然,并非近期突然发力,而是持续加码。2017年,西贝就开始切入儿童餐赛道,且越来越凸显自身带来的情绪价值。

比如,当孩子和家长“无聊”排队的时候,店员会给孩子扭花朵气球,拿饮料和小零食,还会播放动画片。

菜单也为儿童“量身定制”,画着动物和蔬菜,趣味性十足,笼络“童心”,而联名更绝,举个例子,西贝与动画IP“超级飞侠”联名,推出联名套餐、“反反车”玩具、主题店、主题生日会等多种玩法,多维度吸引孩子。

至于餐品本身,西贝不断进行升级,除了前文提到的食材公开,今年还承诺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人工色素、防腐剂。显然,这会大大减少父母消费决策时的阻碍。

这么做的结果是,2024年,西贝卖出超2000万份儿童餐,儿童客群近650万人次,儿童餐营收增长显著。

饶是如此,凡事都有多面性,西贝儿童餐快速发展之际,也有消费者吐槽使用预制菜,或存在食材缩水现象。更受关注的是价格,据媒体称,西贝儿童餐价格不断上涨,外卖39元套餐升级后增至52元,新增“大黄鱼套餐”售价69元。

结合起来看,消费者一面吐槽不止,一面继续排队。就西贝而言,挨骂与赚钱如影相随,正成为西贝儿童餐乃至整个品牌的“一体两面”。

这背后,员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比如,对于“大黄鱼套餐”,据称要经过三次挑刺,包括专门负责的工人手工剔除,还要经过3次X光检测,“反复检验,确保无刺”。

回过头再审视贾国龙的分钱策略,每天拿出二三十万元奖励好评排名前20的门店,本质是“刺激”门店和员工提供更好的产品、更细更有获得感的服务。

其实,这也是那些敢于分钱的品牌所做的“习惯动作”。想想看,海底捞、胖东来服务细不细?以胖东来为例,一份“员工工作手册”事无巨细,仅保洁一职,员工手册就有数百页之多,这些最终都指向服务和体验,指向消费者主权。

而从现实表现看,对于挨骂与赚钱的平衡,西贝或许需要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不管是产品的价格和价值,还是整体的服务和体验,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这不正是贾国龙奖励好评更多的门店的目的吗?

要求更高,挑战性更强

贾国龙从分钱入手,希望催逼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与西贝正在经受考验密切相关。

接受媒体专访时,贾国龙谈到2024年,称这一年“预期会很好但非常不好”,“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就是西贝整体的危机,2024年营收下降、客流下降”。

面对这场危机,他表示:“餐饮干的就是一个解决人基本需求的业务,要追着顾客的需求去满足。”

此外,希望催逼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与餐饮行业进入“新周期”有关。

今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洪涛撰文称,中国餐饮行业进入了结构性调整新周期。

其中一个关键变化是,行业正发生从“快鱼吃慢鱼”到“好鱼胜快鱼”的竞争逻辑转变。在王洪涛看来,行业粗放的扩张时代已经过去,高质量发展的车轮滚滚而来,实施精益化管理的企业稳步增长,不断穿越周期。

另一个关键变化是,消费者对于餐饮的需求更加丰富,饱腹之外,还有对环境、服务、体验的综合需求,对餐饮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好吃,还要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王洪涛称:“例如对原材料的溯源,食材的功效,菜品呈现的方式,服务的舒适度,用餐的环境,氛围,甚至是企业的价值观等等,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做好匹配,让消费者有明确的认知和感知。”

结合来看,两个关键变化有高度相关性,前者凸显“高质量发展”“精益化管理”,既有战略也有战术,后者强调更精细地承接消费者需求,更多聚焦战术。

而从前述分析不难看出,对于这两个关键变化,贾国龙正带领西贝努力应对,以期扭转去年一定程度的颓势,2025年表现得更好。

问题在于,在餐饮这样高度内卷的行业,实施精益化管理、满足消费者的“综合需求”,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要求更高,挑战性也更强。

别的暂且不说,仅仅分钱,就不是轻松分掉了事,毕竟分钱的目的不是“做慈善”,是要取得效果。

对此,贾国龙坦言:“我当下更多的顾虑在于:这么多钱怎么分才能分得合理。这是个技术活,分不好不一定就是激发积极性,反而激发了恶。”

是钱分得热闹,效果大打折扣,还是在挑战中越战越强?作为创业37年的餐饮“老将”,贾国龙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

参考新闻:

1.《西贝贾国龙:今年开始,我会把70%的股权分红给员工》,商业弧光

2.《胖东来,实在太舍得给员工分钱了!》,星海情报局

3.《西贝儿童餐:高价背后的受众与市场策略》,DoNews

4.《69元儿童餐搭无人机配送:西贝的“向上卷”是收割家长还是真刚需?》,商业那点事儿

5.《西贝,找到了涨价密码》,金角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