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祈岩:不只培训AI人才,台湾要善用开源创造国际影响力

「台湾很多企业普遍采用开源,但不重视奉献,真正要培养人才,要让员工有舞台,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开源贡献。」台湾大哥大资讯长蔡祈岩强调。

台湾许多企业普遍都会使用各式各样的开源软体,但是参与开源软体开发和贡献的企业相对较少很多。要将自己开发的软体开源释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只要写程式,还要懂得设计,写的程式码品质要够好,相关文件要能满足大家参考,遇到社群的问题要能解答,这些都是将开源后,维护成员要面临的义务。蔡祈岩表示,这也意味著,有能力维护开源的软体人才,是更有软体能力的人才。

「开源精神应该是台湾下一步的发展。」蔡祈岩建议:「一方面可以锻炼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台湾的国际竞争力。」

他以法国为例,这几年法国在AI竞争力快速提高的关键,正是法国积极拥抱开源文化。  

在最新的国家AI竞争力排名《Global AI Index 2024》榜单中,这份用122项指标来评比全球83个国家的AI竞争力,美国和中国,不意外地分别是冠、亚军,但新加坡名列第三,英国第四,而过去法国也抢下第5名。

台湾在这份人工智慧世界排名中名列24名,远落后亚洲其他国家,不用说中国(第二)和新加坡(第三),连排名第六的南韩和排名第九的日本的国家AI竞争力,都远远超越了台湾。

举例来说,AI圈最爱用的模型共享平台,不是全球最大开源专案管理平台GitHub,而法国企业家打造的机器学习社群平台Hugging Face。但为何法国企业家,可以打造出全球最大的AI模型共享平台Hugging Face,连各大科技巨头都抢得跟这个社群合作发展AI生态圈。蔡祈岩认为,关键是法国力推的开源文化。

法国非常积极推动开源文化,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是带头拥抱开源,早在2012年积极鼓励政府优先采用开源软体,2018年发布 《国家开源贡献政策》,鼓励政府部门将新开发的程式码开源。2021年更设立跨部会开源推广任务,在每个部会指派协调开源政策执行的「资料、演算法与源码管理专员」等做法。

蔡祈岩表示,因为AI不只需要模型程式的分享,下载,还需要展示,测试等与开源专案管理不太一样的特性,需要一个不一样的共享平台。法国积极参与开源的氛围,让他们的企业家更容易察觉AI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法国有一个「AI鼻」,能嗅到AI创新发展的关键,才会发展出Hugging Face,这个全球开源AI生态发展的关键基础。或像是法国AI独角兽Mistral AI同样也是用开源策略,来挑战OpenAI,成了欧洲AI技术的领导者。这些开源加上AI的发展策略,让法国在去年挤进了全球AI国家前五强。

身兼IMA(中华民国资讯经理人协会)理事长的蔡祈岩,今年致力于透过协会力量来推广台湾开源发展。

他指出 ,IMA今年想要与台湾企业组成开源台湾队(Open Source Team Taiwan),一方面开始接触有兴趣的企业,以联盟的形式合作。IMA角色是合作者,而非主导者,以扮演企业和开源社群之间的媒合为主。台湾产业过去以硬体为主,现在许多科技大厂是靠软体创造竞争力,例如Nvidia不只是GPU,更关键的是CUDA软体开发框架。台湾原本就有不少企业投入开源,例如联发科、台湾大哥大或有多家老牌SI公司。「集结成开源台湾队,可以一起到开源世界中合作。」

另一方面,则是透过举办奖项方式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入开源的创新。从Github上更可以看到,台湾已有数万人投入开源,但这些公司和台湾开源开发者却少为人知。所以,IMA协会在今年进入第三届的IT Matters Awards奖项,也新增加了开源社群贡献奖和AI Selected奖,前者用来表扬长期推动开源文化、促进技术共享与社群活络的台湾贡献者,而后者「AI Selected 奖」则包括了社会影响力奖和创新研发奖,来表扬台湾用AI开发的服务或研发成果。

早在2024年底,IMA就发起了一项台湾语言通用语料库(Taiwan Tongues)专案,计划提供各种台湾用语的开放语料,涵盖华语、台语、客语、原住民族语等语言,目前累积有十多位作家授权提供,超过600万字。目前开放的语料涵盖了小说、诗歌、论文与翻译文本,计划陆续增加台湾客语、原住民族语与新住民语等其他语种的文本,可供AI模型用来训练台湾用语的能力,也就是说台湾腔的能力。

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蔡祈岩解释,在AI时代里面,要让全世界所有的AI都能够懂台湾,能讲台湾话,能够说写台湾的文字,用台湾的方法思考,来呈现符合台湾的价值观。

除了搜集AI可用的台湾开放语料,今年七月初也计划发表台湾腔AI评测结果和评测标准,公布全球主要大型模型的台湾腔能力评分。未来,还会推出一项开源工具,提供企业优化所用LLM模型的台湾用语能力。

参与台湾腔计划的作家,不只是授权自己的文字,也有作家愿意未来帮忙纠正AI的台湾腔训练结果,审视AI生成的内容,帮忙标示出正确的台湾用语。

蔡祈岩强调:「台湾不求变成软体竞争力第一名,而是要尽快补上这个短版,避免拖累整体科技竞争力。追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抱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