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超标千倍:天水幼儿园事件背后,血铅罗生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ID:Story-about-Science),作者:Y博的科普园,原文标题:《铅超标千倍的幼儿园“彩绘糕点”:科学上不难确定的铅中毒与现实中难以理解的血铅异常》,头图来自:AI生成

2025年7月1日,一家幼儿园被曝光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幼儿血铅异常,再度冲击公众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的神经。8号,官方公布调查结果,确认该园使用了彩绘颜料制作糕点,留样中检出铅超标【1】

食品检测结果虽可解释为何出现如此高比例的血铅异常,但从孩子们检测数据的巨大差异到“神秘颜料”的来源,这场铅中毒事件的真相远未明朗。

本文约7500字,读完需15分钟,能了解:

  • 血铅检测方法与正常检测误差来源;

  • 血铅标准是什么以及对应的健康风险;

  • 历史上的铅暴露来源与变革;

  • 什么样的黄色颜料可能含铅;

  • 值得参考的国外香料铅超标案例;

  • 孟加拉如何发现并应对食品铅污染;

  • 糕点的含铅量能否解释高血铅。

以及这个似乎可以解释又难以理解的血铅罗生门。

一、是血铅异常还是铅中毒

此次事件最令人震惊的是异常比例之高:251名幼儿,血铅异常233人,正常仅18人【1】。不仅如此,幼儿园的两位教职工血铅分别达到395和500µg/L,远超中国成人血铅参考值上限200µg/L【2】

超标程度同样触目惊心。7月6日,媒体披露异地做血铅检测的74名幼儿的检测报告单,其中超标70人。中国儿童血铅正常参考值上限为100 ug/L,成人参考值上限的一半。可是超标的70份检测单,200-300ug/L为22人,300-400ug/L为30人,400-500ug/L为15人,500 ug/L以上3人【3】。绝大多数幼儿是成倍地超标。

这种血铅检测结果,称为铅中毒更合适。

费解的是在异地检出如此高血铅时,据媒体报道,一些幼儿在幼儿园所在地却检出血铅正常。

一般来说,同一人的两次检测有些许差异是正常现象,这涉及到采样方法、检测仪器以及人体自然代谢等多个因素。

血铅检测既可以指尖采血也可以抽取静脉血。指尖采血更易受到污染,比如皮肤上若有含铅粉尘就能导致检测值偏高。可由于很多检测是幼童,因此美国CDC等机构均推荐先用指尖采血,检出异常后再抽静脉血确认。

血铅也随代谢变化。消化道摄入一定量铅后,最先会进入血液,这时血铅会有明显上升,随后很多铅会向骨骼等主要存储铅的组织转移,血铅会下降过渡到稳定期,之后随着代谢排出,血铅进入缓慢下降清除期。可是铅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28天,即使幼童在两地采血时间有几天间隔,很难从超标数倍变成没超标。

根据纽约州卫生部临床实验室2016年版操作标准,如果血铅复检与初检差异超过以下范围,都需要对检测操作做进一步调查【4】

如果确实出现某个实验室检测与另一实验室差几倍甚至数倍,至少有一个实验室在重新确认检测能力、资质前,不适合继续承担检测工作。

二、血铅:异常背后的风险

要理解本次血铅超标的严重性,必须先了解血铅的含义和潜在风险。

铅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会沉积到骨骼、牙齿等钙化组织。血铅其实仅反映“近期暴露”,并不代表总体铅负荷。理想的铅暴露评估应基于骨骼检测,如X射线荧光分析(XRF),但成本高、操作复杂。血铅检测便捷,因此被广泛用于筛查存在过度铅暴露风险的人。

注意血铅没有安全范围,只有正常参考值。我们每个人身体里或多或少都有铅,可这大部分是人类活动导致,绝非天然。中国目前采用的血铅正常参考值,成人不高于200 ug/L,儿童不超过100。但根据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古人骨骼测定,工业化前,人类血铅约为0.16 ug/L【5】。如今几乎不会有人的血铅如此低。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CDC等权威健康机构都认定即便在较低水平,铅还是会有负面身体影响。

血铅的测量单位在中国是微克每升,ug/L,美国等国会使用微克每分升,ug/dL,1ug/L=0.1ug/dL。

血铅超过100 ug/L(10 ug/dL)的健康危害非常明确。比如成人与儿童短期铅暴露致血铅上升至600 ug/L就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如果血铅反复或长期在100-200ug/L,也能引发肾功能异常【6】:

那么多幼儿、教师检测出的血铅在300甚至400 ug/L以上,很难仅称其为异常,尤其是部分幼儿出现身体不适,铅中毒无法回避。

可即便是低于100 ug/L这个当下中国未成年人血铅的正常参考值,铅仍然能造成负面健康影响。证据最为充分的是对智力发育的威胁,即便是在50 ug/L以下,血铅还是与更低的IQ,学习能力下降相关【7】

所谓的血铅正常范围参考值,不是没过线就安全,而是一旦超出,需要调查铅的来源,采取措施消除暴露。

WHO的推荐是50 ug/L【8】。2021年美国CDC把6岁以下儿童的血铅参考值下降到35 ug/L【9】。这是按全美儿童血铅前2.5%的水平来定的,即美国2.5%的儿童血铅超过该阈值。CDC每四年会重新研讨,随着美国血铅不断下降,正常参考值也会继续下调。

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较低的铅摄入也会负面影响健康,比如血铅100 ug/L的儿童相比血铅低于10 ug/L的儿童,IQ分数平均低6.2分【7】。中国100 ug/L的血铅正常范围参考值已是不合时宜的“宽松”。

连这样一个亟待收紧的标准都能超标个几倍,令人不安。

三、减少铅来源后,血铅在下降

令人不解的是这还发生在越来越多导致儿童铅中毒的风险因子被封杀,全球血铅水平不断下降的当下。

如前所述,工业化前,人群能接触到的铅很少。但步入工业社会后,很多含铅产品或污染物开始进入大众生活,让全球血铅剧增,尤其是最先工业化的发达国家。

20世纪末,即使是远离现代文明的偏远地区人群,血铅也在8-32ug/L。美国1976-1980年时,1-5岁儿童血铅均值更是高达152ug/L,但此后一系列法律禁令的出台,让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血铅飞速下降【7】

非常重要的两条禁令分别针对含铅汽油与含铅油漆。

含铅汽油是指添加四乙基铅来防止发动机爆震。作为有机铅,四乙基铅极易被人体吸收,皮肤接触、呼吸皆可摄入,被认为是70年代美国儿童血铅的主要来源。

1973年EPA开始淘汰含铅汽油,2001年中国全面禁止含铅汽油。2021年,全球最后一个使用含铅汽油的国家阿尔及利亚完成转型,人类告别含铅汽油。

铅的另一个主要暴露源是含铅油漆。有几种铅化合物本身就能作为色素涂料,曾广泛使用的包括铬黄(铬酸铅,黄色系涂料),红丹(氧化三铅,也称铅丹,红色涂料)以及铅白(碳酸铅,白色涂料)。另外,涂料里加入铅也能加速干燥,提高色彩持久度。

理论上含铅油漆用于刷墙时,铅都锁在涂料里,只要不去啃墙脚,不会对人体造成毒害。可一方面,含铅涂料曾用于给玩具、餐具染色,让人,尤其是儿童有了直接摄入的机会。另一方面,墙面老化带来的油漆剥落,不仅儿童可能误食,形成含铅粉尘后更是避无可避。

也是因为上述风险,1978年起美国全面禁止居民住宅使用含铅油漆。所谓不含铅的油漆,是指铅含量低于一定程度。2009年,美国把这个住宅用油漆的铅含量上限从600 ppm降低到了90 ppm,ppm是指百万分之几,油漆以重量计,90 ppm即为90毫克每千克,mg/kg。

2020年12月起,中国用于木材、墙面的油漆铅含量上限也开始执行90 ppm的标准【10】

随着各种含铅制品的被限,如今出现某幼儿园那样极高比例的严重高血铅,令人惊讶。

参考2014-2019年美国著名的Flint水危机。2014年,密歇根州的Flint为节省自来水的水源费用,更换到含氯量更高的水源。该地有很多较老的水管为铅质材料(美国于1986年禁止铅质水管,但很多老水管为铅质),新水源里更高的氯导致水管腐蚀加速,释放出超过EPA标准的铅到水中。这导致了美国近年来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丑闻。

可是2015年,Flint当地医院发表的曝光水污染导致儿童血铅升高的关键论文里,比较更换水源前的2013年和更换后的2015年,1-5岁儿童血铅超过当时美国参考值50 ug/L的比例,也只是从2.4%上升到4.9%【11】。那篇论文里预测Flint当地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儿童血铅平均将上升5.1ug/L。

从媒体报道看,某幼儿园血铅异常中,家庭中不在该幼儿园的孩童血铅从8-40 ug/L不等【3】。如果以此为当地儿童的背景血铅值,那么该幼儿园孩童的血铅升高幅度,巨大得可怕。


四、理解一个难以理解的超标

幼儿园留样的食品中,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即分别是1052和1340 ppm。

这不仅超过了目前中国室内油漆铅含量上限,就算是汽车以及工业用的涂料,2020年12月起,中国执行的铅上限标准也是1000 ppm【10】

是的,铅含量超高至此的糕点,如今只有少数工业用的原材料才能媲美。以油漆涂料为例,在很多国家针对居民、室内等环境禁铅后,一些室外场景仍然允许含铅涂料——不过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产品替换。

被公开的某幼儿园后厨视频里,能看到一位员工往原料里添加黄色的“色素”,据称是稀释后的“颜料”。

调查通告并未告知这所谓的“颜料”到底是什么。历史上,含铅涂料/颜料广泛用于油画,梵高就被推测有铅中毒。可是如今大部分都有了替代,比如铅白基本被钛白(二氧化钛)替换。油画界也只有少数艺术家还坚持使用含铅颜料。另外,铅基色素在纸质绘画上表现不好,普通人更常接触的水彩里应该很少使用。

幼儿园的管理者是从哪里找来含铅量如此离谱的“颜料”,真不是很容易理解。

我们尝试做一下侦探推理,三色红枣发糕与玉米卷肠包都具有黄色部分,视频中加入的也是黄色“颜料”。黄色含铅涂料中最为出名的无疑是铬黄,铬酸铅。梵高的向日葵就用到了铬黄。如今我们还能接触到的铬黄,主要是道路上的黄线【12】

铬黄作为道路线,亮度高且不易褪色。但由于铅与铬均有严重毒性风险,如今在欧美已被取代。例如美国华盛顿州规定道路风干后的道路油漆铅含量不得超过600 ppm,铬不得超过50 ppm,该州在2014-15年检测的29份道路油漆样本均未检测出铅,当时新涂道路线检测的铅干重也远远低于600 ppm,仅为20 ppm左右【13】

只是很多道路线是反复涂染,欧美不少研究仍能从道路线样本里检测到铬黄。像2023年欧洲的一项研究,发现236份道路线样本里148份检测出铅,平均含铅量17600 ppm,最高172000 ppm【12】

如果某幼儿园是买了尚未完成铬黄替代的道路线染料来做点心,确实可以做出铅含量超过1000 ppm的糕点。

五、姜黄粉里的铬黄

道路线染料用于糕点制作似乎是异想天开。但是,食品中非法添加铬黄等铅基色素真有先例,尤其是香料【14】

90年代中,匈牙利曾发生过红椒粉中加入氧化铅来增重增色导致的铅中毒事件【15】。孜然粉、姜黄粉等也都有被查出疑似添加铬黄的文献报道【14】

2019年,纽约卫生机构发表了一项跨度10年,来自41个国家近1500份香料的铅检测研究论文,31%的铅含量高于2 ppm(超过1 ppm在纽约需要召回),咖喱中最高的达到21000 ppm,姜黄粉最高2700 ppm,孜然最高1200 ppm【16】

姜黄粉、孜然都是黄色,咖喱的主要成分也是姜黄粉。可见黄色香料吸引了不少造假者,有些研究在含铅香料里同时也检测出铬,高度指向是添加了铬黄,铬酸铅,种植环境铅污染的可能性较低。

说到姜黄、咖喱,很难不与南亚的饮食相联系。2024年的一篇论文分析了南亚多个国家姜黄的铅含量【17】

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的23个主要城市采集的356份姜黄样本(包括姜黄根与姜黄粉),51份(14%)检测出铅含量高于2 ppm(检测下限),高于10 ppm的24份(7%),高于100 ppm的17份,最高达2935 ppm。

其中铅含量超过18 ppm的样本里,铅与铬的分子比为1:1,与铬黄中铅铬比例一致,意味着超标极有可能来自故意添加铬黄,绝非环境中的铅污染。

综合这些,至少在南亚等地,利用铬黄给姜黄等食品香料上色造假并非个案,也有部分样本铅含量ppm破千。

针对用铬黄给食物上色,网上有人质疑铬黄不溶于水,无法给食物染色,也不会被吸收。一方面,调查没有公布具体颜料成分,铬黄只是一种猜测,在前述引用的很多香料污染研究里,确认的是存在铅,铬黄是通过同时检测出铬来推测的。

另一方面,过去十年有多项针对南亚姜黄铅污染的调查研究,不仅证实当地有非法使用铬黄染色的现象(也有用其它含铅颜料,但铬黄为主),而且也确认这会导致血铅升高。

尤为值得参考的是孟加拉国十多年的姜黄故事。


六、孟加拉的选择

2014年,哈佛针对孟加拉国儿童做血液重金属污染检测时偶然发现很多孩童血铅偏高,309名幼儿里78%血铅超过50 ug/L,27%甚至超过了100 ug/L(最高静脉血血铅363 ug/L)【18】。家庭问卷调查显示姜黄摄入很可能与铅过量有关,家庭中采集到的姜黄样本最高铅检测量高达483 ppm。

同时期,美国一些孟加拉国移民社区里也出现孩童血铅超标的案例。比如2010年,波士顿儿童医院接诊一位一岁大的男孩,血铅280 ug/L,经调查认为包括姜黄在内的香料污染是肇因,2011-2012年间,研究人员在波士顿区域购买32份姜黄,两份超过1 ppm,最高99.5 ppm【19】

孟加拉的姜黄开始被美国健康机构、研究人员关注。

里面有一位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Jenna Forsyth,她从14年起开始研究孟加拉国孕妇血铅偏高的原因。初期对孟加拉当地土壤、住宅环境的检测都未发现铅来源,之后Forsyth注意到前述哈佛大学研究,决定分析孟加拉姜黄的铅含量。她不仅发现很多姜黄里含有大量铅(最高1152 ppm),在田野调查中,种植姜黄的农民也承认给姜黄用颜料增色,最常用的就是最便宜的铬黄。

姜黄生产时需先煮再晒干,颜色亮黄代表品质好。可孟加拉国多雨,晒干不易,铬黄染色让晒得不好得姜黄也很闪亮,还能掩盖虫咬等瑕疵。

Forsyth的研究确定了孟加拉当地血铅偏高的主要原因,在2019年以论文形式发表【20】,前文提及的纽约十年香料铅污染研究也是同年刊发,里面也指出孟加拉产的姜黄污染比例很高【16】

Forsyth等人也将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孟加拉国政府,引起包括该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在内的高度重视。2019年,孟加拉政府官员不仅会见Forsyth等人,还飞至纽约,与查出大量孟加拉姜黄铅超标的纽约市卫生机构沟通【21】

2019年尚未结束,孟加拉当局就在本国主要报纸上发布通告,提醒消费者与经销商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闪亮的姜黄。同时也向农民、姜黄加工商做宣传,解释铅的危害。

2019年10月,孟加拉食品安全部邀请电视台一起进入首都达卡最主要的香料市场,全程记录实时的铅含量检测。在场还有一个移动法庭,当场开出近一万美元的罚单,没收约900公斤存在铅污染的姜黄。

Forsyth持续追踪了孟加拉国的姜黄污染,2023年发表的后续论文里,发现政府介入后,市场里存在铅污染的姜黄比例从2019年的47%下降到0%,有直接证据显示使用铬黄的姜黄加工厂,2017年为30%,2021年为0%【22】

15位在姜黄加工厂工作的工人在2019年与2021年分别做了血铅检测,相隔仅16个月,平均血铅下降30%。基线血铅最高的人下降幅度更大——工人里血铅最高的10%,从平均182 ug/L下降到92 ug/L。


七、可解又未解的谜

考虑到纽约、印度、孟加拉国等均查出过铅含量超过1000 ppm的香料,违规添加“颜料”导致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的铅含量超过1000 ppm,理论上可能。

另外,从文献报道的铅利用率、铅摄入与血铅变化关系看,上述糕点似乎也能解释幼儿检测出的极高血铅。

做点简单计算。要从食物含铅量推算到血铅变化,需要两个系数,一是生物可及率(bioaccessibility),即吃下污染食物,百分之多少的铅会被消化道吸收。二是血铅转化比例,就是人体每吸收1 ug的铅,有多少会反应到血铅的上升中。

有些检测香料铅污染的研究分析了对应的生物可及率,其中哈佛的孟加拉姜黄研究计算得出的平均生物利用率为42.9%【18】。这应该可以近似为用铬黄染色的铅生物可及率。

前述提到的2024年针对南亚多国姜黄的铅含量研究亦是来自Forsyth【17】。在这篇论文里,她计算了铅污染姜黄对血铅的影响,由于按铅铬比例推测为铬黄污染,就用了42.9%的生物可及率。

另外,她还用了79/80年苏格兰一项婴儿食物-血铅关系研究里发现的血铅转化率——每天吸收1 ug铅,血铅上升0.52 ug/L。该研究里,依据当地饮食习惯,含铅最高的样本(2274 ppm)对应儿童铅摄入663 ug,血铅将增加345 ug/L。

回到本次血铅异常。假设过去一段时间幼儿园的两种被查处糕点含铅量一直是1000 ppm——每克含铅1000 ug,套用前述计算方式,平均每天摄入1克受污染糕点,就可增加血铅223 ug/L(1000*42.9%*0.52)。媒体报道有家长反映孩童在幼儿园一周顶多只吃这些糕点两回。假设一份糕点10克,一周两次摄入就是20克,平均每天近3克,完全可能出现当下发现的严重血铅超标。

谜团似乎可解,可推测终归只是推测。必须承认,这次幼童检测出的血铅含量之高,多人超过400甚至500 ug/L,极为罕见。即使孟加拉国的姜黄曾普遍被铬黄污染,哈佛研究300多名儿童,血铅超过50 ug/L的很多,78%,超过100的就只有27%了,最高是363。

而且,相比普通食品,姜黄等香料染色使用更高比例的颜料,才导致铅污染程度极高。糕点污染到了南亚姜黄里都处于头部的水平,就算不是匪夷所思,至少也是令人诧异。

参考美国23年末24年初发现的苹果酱铅污染。有些苹果酱会用到肉桂作为调料。厄瓜多尔的一些肉桂生产商非法加入铬黄,导致其出产的肉桂铅严重超标,FDA抽检出来最高为5110 ppm。可由于肉桂是用量不高的香料,苹果酱成品里的铅含量检查结果为2.18 ppm——仍然远超FDA对这类婴幼儿食品0.01 ppm的标准,被强制召回,但显然不似ppm过千的糕点恐怖。

网上能找到铬黄作为工业原料的出售信息,但在工业涂料铅含量不得超过1000 ppb,网上食用色素定价也只有几十块钱的今日中国,一个幼儿园的后厨,怎么想到去买一个按调查通告,稀释后加入糕点仍让成品糕点铅含量超过1000 ppb的“颜料”?

这仍然难以理解。

最后,我想回到孟加拉国的姜黄故事,贪婪、无知都可以制造灾难,这或许难以避免,但面对灾难,是去解决问题,还是去抹去问题,是可以选择的。


参考资料

1.(网址)

2.(网址)

3.(网址)

4.(网址)

5.(网址)

6.(网址)

7.(网址)

8.(网址)

9.(网址)

10.(网址)

11.(网址)

12.(网址)

13.(网址)

14.(网址)

15.(网址)

16.(网址)

17.(网址)

18.(网址)

19.(网址)

20.(网址)

21.(网址)

22.(网址)

23.(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