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已有35年的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在传统的交割、保管业务之外,近几年积极迎合数位时代,投入与股东相关的e化服务,先后推出eVoting、eMeeting、eNotice等线上服务,配合电子签章法修法在今年5月开始施行,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规画明年将推出eCounter,让股务事务结合数位签章,投资人免临柜办理资讯变更,提供股民更大的便利性,明年底前扩大至App,让超过500万集保e手掌握App用户,透过手机就能线上申办股务变更。
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总经理陈德乡表示,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原本的核心业务负责交割、实体有价证券的集中保管,公司约每十年一次转型,从集保1.0发展至现在的2.0,在集保1.0时期负责股票的保管、结算交割,2.0时发展全面帐薄划拨,推动股票集中保管,帐薄划拨,使股票交割无移动化,1.0到2.0均属于B2B,后续从3.0开始向多元发展,向发行无实体化及业务的多元发展,除了传统的股票,还有债券、基金、期货、跨境保管等等,整合券流、金流、资讯流整合服务平台,涵盖B2B及B2B2C业务。
目前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正推动4.0,目标为强化数位发展及资安并重,加速数位发展,同时兼顾资安,第4阶段加速数位服务发展,除了过去偏重的B2B,也涵盖B2B2C、B2C2B、B2G等业务,特别是B2C方面,目标为提供投资人数位创新服务。
陈德乡指出,国内证券市场已广泛应用数位凭证及签章,从投资人线上开户、证券下单、帐务查询等等,数位服务需经过数位身分验证,其他如表单签署也应用数位签章,目前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支援8大外部凭证,包括证券下单凭证、证期凭证、工商凭证、自然人凭证、行动自然人凭证等等,应用范围包括证券业务、股务电子化服务、票券发行人及保证人、投信基金交易作业等等。
另外,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根据金融服务业数位身分验证指引,依数位服务场景的风险,需要相对应强度的数位身分验证信赖度。今年初已盘点15项服务,未来将导入双因子或多因子验证,以强化身分验证,预计在今年底完成。
陈德乡表示,过去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业务以B2B为主,即对参加人提供服务,约有9千多个参加人,包括5千个商业本票发行人,近3千个上市柜、兴柜等公司,还有证券、银行、保险、票券、投信、期货等近1千个分支机构;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的服务从过去传统B2B走向B2C,对集保而言,协助参加人提供服务给他们的客户,由于B2C的C为自然人,因此行动装置App发展也变得重要,服务也从过去被动转为与投资人互动。
股东电子化服务将添新兵
目前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针对股东提供电子化服务,包括eVoting电子投票、eMeeting股东会视讯服务、eNotice股务事务电子通知,这些电子化服务的使用已有成果,例如1998年就推出的eVoting电子投票,即采用数位凭证、数位签章技术建构电子投票平台,目前已成为股东会主要参与管道,前年投票笔数突破千万,今年已达到1,600多万笔,2024年电子投票率达到6成。
而2021年推出的eMeeting股东会视讯平台,因应疫情的数位化需求,让股东得以视讯会议方式参与股东会,并且使用电子投票,刚推出时仅17家发行公司采用,2024年成长至109家。至于eNotice股务事务电子通知,通知投资人股利、基金收益等资讯,目前约1208家发行公司加入,约75万投资人透过eNotice获得通知。
集保准备在2025年3月底推出新服务eCounter股务事务e柜台,让投资人可利用电子文件、数位签章机制向股务单位申请办理股务事务,加上既有的eVoting、eMeeting、eNotice,提供更完整的股东e化服务。
陈德乡指出,投资人使用电子化服务,可透过PC或行动装置,在PC上使用CA凭证,行动装置则透过App利用多种身分验证方式,来登入4e服务平台,而使用数位签章留存相关的电子投票纪录,即将推出的eCounter股务事务e柜台也会在股务变更书件时使用数位签章留存相关纪录。
导入数位签章让投资人申办股务事务不再需要临柜办理
他表示,过去很多股东事务公告排除电子签章法,电子签章法修法于今年5月公告修正后,不能再以公告排除适用电子签章法,需要以法律排除,股东事务现在可以适用电子签章法,然而,各家公司导入电子签章提供股东服务,可能有商机、使用笔数、成本、推动时间等不同考量,因此由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配合主管机关,建置B2C介面,根据投资人的股务请求作业,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将资料送到参加人,即B2C2B。
以股东搬家需要变更通讯地址为例,目前股东需要分别临柜申请,根据持有股票,逐一到每家股务机构临柜办理通讯地址变更,分别临柜耗费时间及成本,而使用纸本文件申办,除了有遗失、损毁风险,纸本文件也不易保管,交接盘点也耗费时间及人力。
未来提供投资人一站式服务,投资人利用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的eCounter平台,通过身分验证登入平台,使用数位签章递交基本资料变更书件,平台就会将书件资料送到各个股务单位审查、办理变更。陈德乡表示,这么做的好处是,投资人免临柜,只要透过单一平台就能办理变更,提供便利性。
配合电子签章法修法进程,集保规画,2025年3月底先推出PC版eCounter网站,提供使用者基本资料修改,例如户名、ID、户籍资料、通讯地址、连络电话、股利配发集保帐号、银行款项帐号等等,而在接下来,2025年12月底前推出行动版eCounter,将前项开放的股东服务扩大至手机App,附加于集保e手掌握App,股东可透过集保e手掌握App向台网公司申请核发凭证,并支援行动自然人凭证。
相较于前面两者以开放基本服务为主,2027年3月底进一步开放股东权益变动功能,包括过户(包含继承证明、私让等)、质权设定、股票挂失补发等等。
目前集保e手掌握App用户已超过500万,未来该App在集保的B2C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陈德乡表示,e手掌握App一路发展下来,从过去电子存折概念,到用户多元资产整合,用户可以查询个人所有证券资产,包括境内境外投资的基金,透过Open Banking 2.0查询各往来银行的存款余额,将来再结合Open Banking 3.0可提供跨行转帐功能,在资产整合方面,未来还会扩充期货交易、附委托跨境有价证券保管,并且导入数位签章的eCounter平台,集保和台网公司介接,让用户申请凭证,供投资人申办服务使用。
陈德乡指出,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过去到现在支持金融发展,从临柜到免临柜,运用数位身分验证供用户查询资料,后续运用数位凭证核发、数位签章提供进阶服务,如即将推出的eCounter平台。为提升投资人对集保服务的满意度,集保未来将多管齐下,首先是e手掌握App提供用户多元资产整合,除了证券及基金之外,未来扩充期货、银行存款等,其次是提供投资人完整权益的e化查询,包括eVoting、eMeeting、eNotice和新的eCounter。透过多元平台服务,让投资人得以e化操作更便利,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使用性,达到普惠金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