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署长石崇良今日揭露糖尿病风险预测AI专案进展,今年4月已进行医疗实证,将成果投稿国际学术期刊、接受同侪审核。
摄影/王若朴
继去年联手Google、国卫院和北医展开糖尿病风险预测AI专案,健保署今日(6/12)揭露新进展,目前系统已能进行糖尿病风险分级和共病预测,比如显示糖尿病高风险/等级2,并预测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变、肾病变等共病机率。他们也开发一套Gemini模型驱动的糖尿病AI代理,来自动生成卫教内容,目前已将成果投稿国际学术期刊、接受同侪审核,预计今年7、8月正式上线。届时,民众在健康存折就能看到风险资讯,参与家医计划的院所也能在系统查看患者风险。
健保署也将根据这次专案,在下半年展开新的论值给付模式研究,同时发展高血脂、慢性肾脏病风险预测模型。
起因:三高照护负担与健康台湾888计划
台湾健保自1995年实施以来,已迈入第30年。健保署署长石崇良指出,根据统计,台湾有800多万人受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其共病所苦,光是去年,用来照顾三高患者的健保点数支出,就高达3600亿,占健保总额40%(如下图)。而且,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人数与支出,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再加上,总统赖清德上任提出健康台湾888三高防治计划,目标是2030年前将80%的三高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纳入照护网,并让其中的80%患者接受生活形态咨询、80%的三高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达到最终控制目标。
健保署于是盘点2024年状态,888目标只分别达到了60%、26%、52%,他们便针对这3项目标,自去年起分别展开几项计划,比如针对第一个8,推动家医照护整合性计划2.0、地区医院全人全社区照护计划和创新药物给付机制等;第二个8则是开发实证基础的生活型态评估工具、试办慢性病价值导向的全人照护模式;第三个8则是导入创新数位照护模式,比如开发新平台,来整合个人健康数据、落实健康管理,还要发展AI辅助的个人化卫教素材和工具,并借由公私协力,鼓励使用创新数位照护工具等。(如下图)
糖尿病风险预测:AI应用的第一步
在这些背景下,健保署去年5月找来Google、国卫院和北医,联手展开糖尿病风险预测AI专案:AI-on-DM。
他们的分工是,健保署负责政策引导和提供数据管理,Google提供AI技术和算力,国卫院则扮演智库角色,负责实证研发与标准建立,北医则是模型验证和智慧照护示范。
石崇良也给出糖尿病风险预测AI的整体发展蓝图,总共有7大步。首先是用健保去识别化的30年大数据,打造第二型糖尿病风险预测AI模型。有了模型,第二步就能为每年200万名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人化风险分级。
接著,健保署将模型风险分级资讯,整合至已完工的家医大平台,来根据更多数据,预防糖尿病可能导致的共病,达到个人化照护。第四步是导入AI卫教助理,也就是一套基于Gemini模型的AI代理,来根据个人资讯,快速产生个人化卫教资讯,并整合在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折App中。
再来,健保署还要推动论质(值)支付,也就是以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给出的风险分级为基础,来判断医师照护后,成功预防患者恶化到原本预测的风险值,因此减少健保支出,健保署再依此回馈,有别于现行的论量计酬。下一步,健保署要扩大应用范围,强化第三方合作机制与回馈,最后一步则要验证效益,来衡量健康、财务和成效追踪。(如下图)
目前已能分级风险、预测共病机率,预计7、8月上架
就实际进展来说,石崇良指出,去年6月展开计划,9月开始建置风险资讯,包括风险架构设计和分级,以及Google团队分享生成式工具和资源。今年1月则加入第三方业者咨询,由WaCare尝试风险分级加上AI卫教,与团队发展风险卫教整合模式的雏形。
今年4月,国卫院、北医和健保署也对这套糖尿病风险预测AI和AI卫教进行医疗实证,并发表学术论文、接受同侪审核中。
目前,该AI已能进行糖尿病风险分级和共病预测,比如系统能产出个人风险报告,显示糖尿病风险(如高风险/等级2),并预测其他共病的发生机率,像是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变、肾病变等。(如下图)他们也开发一款Gemini模型驱动的糖尿病AI代理,来自动生成卫教内容。
石崇良在会后专访中表示,该糖尿病风险预测与风险分级预计今年7、8月正式上线,届时民众可在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折中查看风险与卫教资讯,同时,只要是参与家医计划的医院,也都能在系统中查看患者风险资讯。
鼓励民间业者合作,下半年研究论值给付机制
他也强调,风险分级的目的,不单只是显示风险,而在于个人化照护,因此健保署非常重视与民间业者和医院的合作,开放业者与医院申请糖尿病风险预测SDK。「健康存折是通用型的,有很多功能,民间业者有其专一、特定的族群,」石崇良举例,如目前已合作的WaCare专精高血压控管、智抗糖专攻高血糖,民众在不同平台也能获得风险评估和卫教服务,对疾病预防有很大的帮助。健保署副署长庞一鸣补充,目前也有几家医院参与合作中。
另一方面,石崇良也透露,健保署将于今年下半年,展开论值支付的给付模式研究。
糖尿病风险预测AI只是三高防治的起点,健保署接下来还将推动高血脂与慢性肾脏病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计划跨部会导入更多资料,如自费健检等,来将疾病风险预测更往前推一步,把还没出现明显症状的民众也纳入照护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