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银狐:投资中最关键的指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大脑 (ID:lonelybrain),作者:老喻,题图来自:AI生成

1970年,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的女大学生柳德米拉·特鲁特做出了将定义她此生的决定:

加入一个在西伯利亚冰原上进行的,既神秘又危险的实验——驯化银狐。

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她将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个项目。

即便83岁高龄、与人合著回忆录时,柳德米拉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项目领导者德米特里·别利亚耶夫时,脑海中浮现的那句《小王子》里狐狸说的话:

“你必须对你所驯养的东西负责。”

传奇要追溯到1952年秋天。

那一年,35岁的遗传学家德米特里·别利亚耶夫,决心通过大规模动物实验,验证他关于动物驯化的假说。

1959年,他在新西伯利亚发起了著名的银狐驯化实验。这个实验的核心问题是:

能否仅用一个关键指标,快速筛选出理想的银狐?

别利亚耶夫只用一个关键标准——温顺程度,建立了严格的分级体系:

III级(攻击性强)、II级(允许接触)、I级(友好)、IE级(渴望接触)

每一代,只有最温顺的4%~5%雄性和20%雌性获得繁殖权。

结果超乎想象:

仅第六代,部分银狐就开始舔舐实验人员的手,摇尾巴欢迎;

到第三十代,70%~80%的银狐已达到精英级别。

更神奇的是,意外收获接踵而至:垂耳、卷尾、斑点毛色、更短的吻部——这些“狗化”特征全部自发出现。

这个持续六十多年的实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

当你找准了真正的关键指标,其他优质特征会被“拖拽”着一同出现。

别利亚耶夫用神经嵴细胞假说解释了这一现象:

控制恐惧和攻击性的基因,同时影响着胚胎发育中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和分化。

这些细胞不仅形成神经系统,还参与色素沉着、软骨发育、激素分泌等多个系统。

改变温顺性,相当于拨动了影响整个生物系统的主开关。

这个持续六十多年、至今仍在进行的实验,揭示了一个适用于所有复杂系统的深刻真理:

正确的关键指标具有神奇的筛选放大效应。

当你找准了真正的核心变量,其他优质特征会自然涌现。

许多年后,那烂陀资本(Nalanda Capital)创始人普拉克·普拉萨德(Pulak Prasad)重读了银狐实验,他深受震撼。

这位被誉为“印度巴菲特”的投资家自问:

如果科学家只用“温驯度”就能一代代筛出理想狐狸,在资本市场里,是否也存在一把能洞穿财务迷雾的万能尺?

他给出的答案是ROCE——已动用资本回报率

ROCE的计算公式为:

这个公式回答了一个最根本的商业问题:

“管理层拿着股东和债权人托付的所有长期资本,每年能产生多少真金白银的营业利润?”

为了理解其威力,我们必须拆解ROCE的计算公式的两个核心部件:

分子是EBIT(息税前利润)

它代表企业“纯粹”的经营利润,通过剔除公司债务水平(利息)和所在税区(税收)的影响,直指核心业务的赚钱能力。

分母则是Capital Employed(已动用资本)

通常指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代表了企业运营所依赖的全部长期资本,包括股东的钱和借来的长期债务。

为什么这个指标如此强大?

首先,它提供了全景视角。

与只看股东权益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不同,ROCE考察了管理层可以支配的全部资本,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和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其次,它关注经营,而非财技。

高杠杆可以轻易地美化ROE,却难以蒙骗ROCE。

ROCE能帮助我们绕开财务杠杆带来的盈利幻觉,看清驱动公司利润的,究竟是卓越的运营还是高风险的负债。

最重要的是,ROCE是竞争优势(护城河)的终极指示器。

一家能够长期维持高ROCE(普拉萨德将其标准设定在20%以上)的公司,几乎必然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这意味着该公司拥有定价权、强大的品牌、网络效应或其他结构性优势,使其能够持续获得远超同行的回报。

简单来说,这个核心指标,就是用来评估:

这家公司到底有多赚钱?

例如,Visa公司作为支付网络运营商,拥有极低的固定资产需求、97.77%的毛利率、几乎为零的边际成本。其估算ROCE高达30%~40%,远超行业平均。

网络效应、定价权、资本效率三重优势,造就了Visa的“印钞机”模式。

又例如,零售巨头好市多(Costco)的ROCE常年维持在27%左右的惊人水平,远超11%的行业平均值。

正如银狐实验中,“温驯度”带来了卷尾巴和花白皮毛,Costco对高资本效率的追求,也自然而然地带来了强大的品牌、忠诚的客户和稳健的财务状况。

ROCE,正是洞察这一切的那个关键指标。

普拉萨德认为,ROCE是筛选优质企业的“进化杠杆”,长期高ROCE的公司几乎必然具备管理优秀、竞争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等多项优点。

他的基金近二十年年化回报约为20%,证明了专注ROCE能帮助投资者穿越周期、获得长期复利。

那烂陀资本凭自己的“第一原理”取得了不错的回报,但这并不代表资本市场上真有万能的神奇公式,毕竟工具也要看使用的人。

不管是银狐实验,还是ROCE计算,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投资,设置一些深刻而简洁的“关键指标”。

如果人生是一场实验,什么是你的“温顺度”?

普拉萨德在书中提及,当他知道银狐实验仍在进行,快90岁的柳德米拉仍然在工作,感觉不可思议。

去年(2024年)10月9日,柳德米拉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91岁,离她91岁的生日仅差几天。

在漫长的六十多年里,她只做了一件事情:专注与陪伴——就像狐狸对小王子说的。

六十多年来,她每天观察记录银狐的行为,给每只狐狸起名字,记住它们的性格。

硅谷的保罗·格雷厄姆有个著名的“人生指标”理论。

他问:“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家公司,你会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它的成功?”

大多数人会说财富、地位、成就。

但格雷厄姆的答案出人意料:我每天早上醒来时,是否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这的确是个简洁、有趣、并且有力的“核心指标”。而且很聪明,兼顾了人生的效率和乐趣。

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不同的关键指标。

年轻时,成长速度可能是关键指标。

就像查理·芒格强调“每天睡前是否比早晨更有智慧”。

壮年阶段,进取和平衡可能更重要。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用“遗憾最小化”框架做决策:

“80岁时回望人生,什么会让我后悔?”这帮他在1994年毅然辞职创业。

另一个他常用的指标是“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度”。

中年阶段,面对大概率出现的危机,避雷和做减法也许应该成为重心。

老年时,意义和联结成为核心。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集中营中发现,那些能找到苦难意义的人更可能存活。

他的关键指标是:“我是否为某个比自己更大的事物而活?”

但最难的不是找到指标,而是坚持追踪和优化。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这方面的先驱。

他设计了13项美德(节制、诚实、勤奋等),每周专注改进一项,用图表记录进展。

这套系统他坚持了一生,成就了一位科学家、外交家、作家的传奇人生。

现代版本可以更简洁。

投资人纳瓦尔建议只追踪三个指标:

1. 健康(每周运动次数)

2. 财富(被动收入/支出比)

3. 智慧(每月深度思考的新观点数)

看上去似乎简单但全面,容易坚持——当然也要看人了。

还有,和人交往,尤其是核心圈的伙伴,永远要把“诚实正直”作为核心指标。

李·阿兰·杜盖金与柳德米拉·特鲁特合著了一本《驯狐记:西伯利亚的跳跃进化故事》。

书中说,人类就是一种自我驯化的猿。

如该书简介所言,这是一个更少有人敢于直面的话题:

人的驯化,以及自我驯化。无论狐狸、狗还是人,我们都处在一旦开启就飞速运行的驯化过程中,无一例外。

我想这里大约有三个层面的思考:

1. 自我的驯化。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独一无二的“进化实验”。

2. 人类的驯化。

地球上所有活过的人类,集体上演了一场经由文化加速的群体进化,其速度远超自然选择。

3. AI的驯化。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物种,会以指数级的“自我驯化”,为地球文明带来超乎想象的变革(以及未知的风险)

这种加速进化会触怒造物主吗?

不管怎样,你我作为个人,找到并设置自己的“人生关键指标”,也许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

最后,用《小王子》中狐狸的话作结:

当小王子准备离开时,狐狸说:

“这是我的秘密。它很简单: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银狐实验、ROCE、人生指标–这些看似理性的工具,最终都指向同一真理:

真正重要的东西需要用心去衡量,需要用时间去浇灌。

找到你的关键指标,然后像柳德米拉对待她的银狐、像小王子对待他的玫瑰那样,用一生去守护它。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