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berland
「品牌不只要出现在广告中,更要出现在生活体验中!」户外休闲品牌Timberland台湾暨香港品牌总监洪嘉阳揭露,贯穿自家OMO行销策略背后的重要精神。
现今消费环境中,品牌要经营线上线下销售及行销通路(OMO),已经是老生常谈。不过,如何根据自家品牌和商品特性决定执行方向,再结合科技来提升效果,仍是复杂但重要的课题。近日一场活动中,洪嘉阳分享自家OMO行销的策略和具体做法,如何半年内提升180万元再行销业绩、增加6成电商搜寻流量,更让最经典款的老商品,年销售量提升高达3成。
行销与顾客生活结合,不是贩卖商品,而是「生活情境解决方案」
洪嘉阳表示,Timberland行销不追求传统的曝光效果,而是要达到「场景占领」,也就是进入顾客生活场景中。他进一步说明,他们看待商品时,不只著眼商品功能,更聚焦如何让顾客应用于生活中;看待通路时,则不只将其视为销售和沟通的管道,而是「出现在顾客生活中的场域」。
他坦言,这个思路的核心概念并不新颖,只是把眼光从自身贩售商品的需求,转移到顾客使用商品的需求。「消费者不是找商品,⽽是找场景解决⽅案。」Timberland以此概念,延伸出自家行销心法,进而决定他们OMO通路经营、个人化行销,以及SEO(搜寻引擎优化)的具体做法。
高度仰赖实体体验的Timberland如何经营OMO零售
Timberland主力商品为鞋类和服饰类,传统上非常仰赖实体通路,总贡献度仍是实体通路会员最高。数位通路没有真人服务、无法触碰和感受鞋子服饰、无法即时拥有商品,如何经营,才能让顾客买单?
洪嘉阳指出,实体门市仍受到交通时间、营业时间限制等缺点。相较之下,电商网站有更多接触点,如Line、App、社群网站,营业时间也全年无休。Timberland设计OMO零售做法时,目标是希望发挥线上及线下通路各自优点,而非取代彼此功能。
Timberland OMO经营架构是,以CRM会员系统为核心,纪录会员在电商及门市的销售资料。社群媒体和通讯软体,则作为沟通管道,用来宣传、一对一行销和再行销、问卷调查,以及导流到门市或电商。
洪嘉阳分享自家操作再行销、问卷调查及导购活动的做法。首先是购物车未结帐再行销。当他们发现顾客在电商通路有购物车尚未结帐,会透过CRM找出顾客常去的特定实体门市,通知店员透过Line联系顾客,进行一对一再行销,以及提供视讯丈量尺寸等服务。常见购物车未结帐再行销做法,只会由电商系统送出推播,提醒会员购物车未结帐。Timberland则更进一步,增加真人服务感,更让实体通路一同参与再行销。这种做法,在半年内创造出180万元业绩,成交率高达46%。
他们还利用Line投放问卷,作为大量快速与会员沟通的管道,不只搜集会员意见和偏好,更用来宣传新品,以及导购。曾经,他们尝试性以会员点数为填写诱因,于特定年龄层投放数万份问卷,一个晚上就回收高达6,000份有效问卷。自此,他们开始积极利用问卷来作为市场调查利器,还在新品发售时,以调查为名,行商品介绍之实。后续新品上市时,都发挥出介绍及导购的效果。
另一个做法则是透过CRM资料分析会员喜好,来选择在社群媒体上代言的KOL,达成精准行销效果同时,也不须砸大钱追求流量和知名度最大的代言人。洪嘉阳举例,他们有一次主题活动,主打「客制化黄靴」商品,透过分析会员喜好,找来6位不同分众领域的KOL代言,结果不只带来巨大流量,且几乎所有商品都一夜售罄。
从生活化行销角度切入AI技术应用及SEO做法
不只经营旧客(会员)时强调从顾客生活情境与需求切入,Timberland获取新客时也是如此。洪嘉阳强调,把商品视为生活情境解决方案的认知,深深影响他们SEO及电商通路经营做法。
他们将商品关键字分为「品牌字」、「功能字」、「情境字」,分别用来形容品牌及商品名称、商品功能及特性,以及商品相关情境。例如,「Timberland鞋子」、「健走鞋」、「马祖绕境」。他们利用AI找出具有相关性的3大类关键字,并在电商中,自动为每个主题关键字产生专门主题页面,而不只依照传统商品分类模式来呈现商品。
他们希望用这种做法,使顾客对商品相关功能或情境有需求时,就算不搜寻品牌名称,也有机会在搜寻引擎中找到自家商品。洪嘉阳补充,这些主题商品页面必须确实符合顾客需求,且介面友善美观。当顾客点进这些页面后,较长停留时间和做出互动行为,都对SEO排名有帮助。
Timberland开始制作主题分类页面后,电商的有机搜寻流量更是增加了64%、新顾客增加15%、分类商品页面点击数增加20%,从商品分类页面进入自家电商网站的流量,更成长近3倍。其中特别成功的案例,包括「妈祖遶境」主题,使健走鞋在行销档期间销量提升82%、主题页面跳出率只有6.1%,远低于他们平时的77%跳出率。另一个案例则是将经典款黄靴结合K-Pop偶像New Jeans、韩风穿搭等情境主题,让这款1972年就问世的老商品,销量达到惊人的年对年成长30%。
洪嘉阳坦言,自家数位行销和OMO经营模式,有许多做法乍看之下已是老生常谈,技术也不算特别新颖。他认为自家特色在于,从数据分析出顾客需求来设计线上线下体验,使商品和通路容易进入顾客生活中。「借用科技的力量,为顾客创造参与和体验的机会。」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