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可能带来的新改变

关于文字与图形的辅助建立,原是当前生成式AI最令人惊艳的部分,一般使用者如果想要在日常工作与生活运用这方面的技术,先前只能大幅仰赖建置在云端环境的各种生成式AI服务平台,或是透过既有SaaS云端服务整合大型语言模型技术,进而得到这方面的功能辅助,现在,部分生成式AI应用可直接在个人电脑本机上操作。

例如,今年下半微软即将推出的作业系统年度更新版本Windows 11 24H2,当中提供多种生成式AI应用App,而这些软体与功能正是今年Computex的AI PC现场展示主要重点。我们看到微软向众多参观者介绍他们开发的即时字幕生成与翻译App软体Live Captions,以及强化笔电视讯摄影机画面与麦克风减噪App软体Windows Studio Effects。

资安的部分,今年Computex趋势科技也首度揭露正在发展的个人电脑AI防护功能。

首先是AI App Shield,可保护PC本机AI App相关档案与资料夹,预防存放在个人电脑的AI模型、知识库与组态,以及系统提示(System Prompt)遭到非法存取与窜改;其次是敏感资料侦测,若有人在AI应用程式误用带有个资的文件或图片时,可运用AI PC内建的NPU进行正规表示式分析、OCR、电脑视觉辨识、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内容撷取与比对,判定是否传出护照号码、身分证字号、电子邮件位址、电话号码;第三种防护是深伪侦测(Deepfake Detector),可协助辨识AI生成的影片与音讯,预防歹徒透过这种方式进行视讯会议、网路电话的诈骗。

至于手势控制与眼球追踪,则是笔电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发展,但至今仍未获得普及的功能。2024 Computex现场展示爱奇艺Windows App的手势操作,这项功能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推出。过去大家比较熟知的部分,是透过触控板(touchpad)多点触控机制感测到的手势,微软后来也推出Gestures Service,可针对个人端电脑的软体应用程式,提供在本机电脑执行的手势侦测功能,可搭配深度摄影机(depth cameras)产生的红外线视讯串流进行过滤与选取。

今年Computex展示的AI PC,我们也看到厂商示范另一个与生物特征相关的人机操作互动方式:眼球追踪,笔电厂商Dynabook的产品整合了AI强化摄影机(AI-Enhanced Camera),提供背景模糊与眼神接触调整功能之余,还能追踪使用者眼睛注视萤幕的不同位置,随之调整画面对应区域物件大小。

以最后两种特色而言,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个人电脑技术,然而,受限于不同品牌厂商与产品定位的考量,这些并未全面在所有个人电脑产品供应,遥想近20年前任天堂体感游戏主机Wii崛起,带动体感操作旋风,Windows电脑后续追赶多点触控、推动平板笔电,与英特尔一起打造Ultrabook,时至今日生成式AI浪潮再起,微软这次推出Copilot+ PC,竟是先与高通共同宣布推出,英特尔与AMD后续才会出手,是否会带来更多突破?令人期待,而在智慧型手机类型的产品方面,三星今年推出整合Google Gemini与Imagen 2这两种AI模型的S24。

然而,我们认为个人电脑与智慧型手机产业如果要重振市场雄风,光是在装置强化本机执行AI模型的能力是不足的,或许更重要的关键在于,能否更普遍、顺畅地提供超越既有的设备操作体验,我个人最期待的部分在于,能否更彻底做到「袖手旁观(HandsFree)」?借由这波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产生更多应用激发。

事实上,声控、眼控、手势、身体动态捕捉等操作方式,过去都曾在部分智慧手表、智慧眼镜、AR/VR穿戴式设备等产品提供,可惜并未普及、应用场景也相当受限,现在AI PC概念若能吸取这些经验,重新创造终端装置操作体验,才能大幅减轻当前繁忙的工作负担,整合趋于离散破碎的视听娱乐体验,真正翻转人类的生活。

 相关报导  从Computex 2024看AI笔电新样貌,NPU应用成新关键